黄天荡怀古

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面,以黄天荡战役为背景,展现了古代中国军队的英勇与胜利。"八千劲旅走熊罴",以八千精锐之师比喻队伍的勇猛,如同熊罴般威猛不可当。"曾断金人十万师",表达了对敌军的强大打击,显示出我军的英勇战绩。

"骢马宣威临阵日",通过骢马的形象,象征着将领的威严和战场上的赫赫战功。"羯胡丧胆渡江时",进一步强调了敌人的恐惧和我军的威慑力,敌人甚至不敢渡江而逃。

"风鸣环佩军中鼓",描绘出战鼓声中,将士们的铠甲环佩随风作响,增添了战斗的紧张气氛。"谷暗云霞战士旗",则以自然景色烘托出战士们的英勇与旗帜的鲜明,犹如云霞一般耀眼。

最后两句"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爱好和平谈判、不愿坚持抗争的庸臣的批判,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寒潮的呜咽声作为结句,更显悲壮苍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豪迈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勇与智谋,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己亥杂诗(其九十六)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己亥杂诗(其一七○)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己亥杂诗(其一九五)

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