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萱花自昔可忘忧,小草如何却解愁。

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含羞草为题,巧妙地将植物特性与人类情感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细腻情感的独特洞察。

“萱花自昔可忘忧”,开篇以萱花象征忘却忧愁的传统意象,引出下文对含羞草的描述。萱花,常被用来寄托对忘却烦恼、寻求心灵慰藉的向往。然而,紧接着的“小草如何却解愁”则以含羞草为例,反问其如何能理解并化解愁绪,将含羞草的微妙情感与人的复杂情绪相对照,引发读者思考。

“为语世人休怪诧”,诗人在此呼吁人们不要对含羞草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到惊讶或不解,暗示了自然界中存在许多人类难以完全理解的现象。这不仅是对含羞草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多样性和神秘性的颂扬。

“风情太甚要含羞”,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含羞草在面对外界刺激时的反应(即叶子闭合),被诗人比喻为“风情太甚”的表现形式之一。这里的“风情太甚”既指含羞草的自然反应,也暗喻人类情感的丰富和复杂。通过“要含羞”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表达情感时应保持适度,避免过分张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含羞草这一植物特性的描绘,巧妙地探讨了情感表达的微妙之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2)

张若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蝘蜓鸣

暮潮初静月华生,秋草秋花放晚晴。

一种破愁愁不断,空阶蝘蜓向人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揽清堂即事

东阁爱宏敞,风生满院秋。

云封苔砌润,花覆石床幽。

倚醉攀霄汉,狂歌逼斗牛。

更闻沧海啸,不用步琼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鹿耳春潮次前观察高公韵

春媚潮偏怒,兼天截地来。

望迷乌鬼渡,幻作白龙堆。

风劲千层立,门雄万古开。

正疑缨失荡,旋起复旋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鸡笼积雪次前观察高公韵

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