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句曲道上

天寒敝絮僵如铁,车轮乍转车声咽。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五点雪。

皮肤猬缩毛发张,蹇驴蹄滑愁道长。

暮烟一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句曲道上的艰苦寒冷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

首句“天寒敝絮僵如铁”,以“天寒”开篇,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刺骨的世界。接着,“敝絮”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衣物的破旧不堪,仿佛连衣物都难以抵御严寒,与“僵如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寒冷的程度。

“车轮乍转车声咽”一句,通过车轮转动的声音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仿佛连车轮滚动的声音都变得沉重而低沉,如同被寒冷所抑制。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五点雪”两句,不仅描绘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还通过“云”和“雪”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穿越云雾、踏雪而行的情景。

“皮肤猬缩毛发张,蹇驴蹄滑愁道长”则直接描绘了人在寒冷中的生理反应,皮肤紧缩,毛发竖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寒冷对人的影响。同时,通过“蹇驴”(行走困难的驴)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崎岖不平,以及行进的艰难。

最后,“暮烟一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两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远处的青色山峦在暮烟中若隐若现,诗人用马鞭指向前方,暗示着即将找到住宿的地方。这一场景既充满了希望,也蕴含着旅途的疲惫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寒冷艰苦环境中的真实感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幅生动的旅途写照。

收录诗词(97)

徐石麒(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德香园初成邀同人水阁小饮

从教性懒似孝先,一日一醉梅花前。

随风艇子系断岸,斜阳细雨二月天。

茅斋近构临水际,薄雾杳霭含溪烟。

竹树无多露山色,门前种菜十顷田。

黄昏偕友坐水阁,蟹眼临风手自煎。

随意摘蔬供匕箸,杖头不少阮宣钱。

推窗凉月挂檐角,西堂醉卧春风颠。

微波渺渺助清兴,明日山前花欲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汪尔张深山岁月图

深山岁月良如此,乱石槎松郁成雨。

弹琴不见无可言,泉声淙淙漏天乳。

图之高堂大厦中,六月寒生昼忘暑。

万竹一庐老其间,飞禽落日回沙屿。

形式: 古风

简余寒铁

自我不见余秀才,夏云徂矣秋风来。

我今一到秀才宅,堂前堂后生蒿莱。

丈夫肮脏只如此,誓欲破家去乡里。

今日路旁一匹夫,当时万言干天子。

低头俛眉心不辞,养鸡牧豕身应尔。

吾今读书停云馆,仰天狂歌何衎衎。

有时野老扶杖过,烹葵摘果酒先煖。

白公堤上波欲没,期君同看溪云满。

形式: 古风

踏梅

阆风山上佩环声,流云西去愁不行。

玉笛只吹人间曲,不管湘娥梦未成。

漉漉月上青天去,欲向瑶池归何处。

双成台殿已烟深,玉蕊香骄风满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