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大雨寄怀崔驸马懋仁

邺王城外雨漫漫,旅客惊心夏欲残。

平地波涛吞道路,极天云雾失峰峦。

疏灯闪闪沧洲夕,乱苇萧萧白鹭寒。

遥想月明吹凤管,倚楼何处望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夜暴雨中邺王城外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联“邺王城外雨漫漫,旅客惊心夏欲残”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暴雨倾盆,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让行旅之人不禁心生感慨。颔联“平地波涛吞道路,极天云雾失峰峦”进一步渲染了暴雨带来的震撼效果,平地上的水流汇聚成波涛,吞噬了道路,天空被浓雾遮蔽,连绵的山峦也变得模糊不清,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不可抗拒。

颈联“疏灯闪闪沧洲夕,乱苇萧萧白鹭寒”则转向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虽然暴雨使得世界一片混沌,但远处稀疏的灯火在苍茫的暮色中闪烁,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同时,芦苇在风中摇曳,白鹭在寒冷中觅食,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依然顽强地展现着其独特之美。

尾联“遥想月明吹凤管,倚楼何处望长安”则将思绪引向远方,想象着在月光下吹奏乐曲的情景,以及站在高楼之上遥望长安的情境。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哲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寄蔡春台兵宪兼忆王凤洲廉宪

两守姑苏何太劳,君今海上拥旌旄。

龙腾地得三春雨,鲸缩天收万里涛。

岁稔不忧吴税重,时平谩学楚词高。

陆机相近应同赋,秋气争雄见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门人王少海陆石虹二子因悼商洛山同贾于邺未几病殂久淹旅榇作诗讽之

叔牙义气亦空闻,帝里名交邺下坟。

异土抱疴骸骨在,同乡负德死生分。

逍遥燕市酣春色,呜咽洹流暗暮云。

龙种徒能千里足,凤雏何用九苞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钱兼山员外

一官疏懒合丘樊,远近书生多在门。

白璧新知徒有识,青云旧侣半无存。

地通湖海三吴脉,天造文章万古源。

遥忆花桥春事过,苔阶鸟雀共寒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张㠠山廉宪晋阳以书见招因擢南京都宪不果行赋此寄意

路出中原惬壮游,试看形胜旧皇州。

秣陵山抱连天起,扬子波平荡日流。

亲友寄书通蜀舸,朝廷息战佩吴钩。

凤凰台上仍相约,共赋江南万里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