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的《和潘汝勉三绝》中的第二首,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几度桃源青草生”,以“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青草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迭,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接着,“相逢犹自说秦嬴”,描述了人们在相遇时,仍然津津乐道于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这里特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事,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与记忆的延续。
后两句“山中不识兴亡事,千载咸阳未息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山中不识兴亡事”意味着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人们或许无法感知到外界的纷争与变迁,生活平静而与世隔绝。然而,后半句“千载咸阳未息兵”则揭示了即便是在这样的隐逸之地,也无法逃脱历史的阴影和战争的痕迹,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象征着永恒的战乱与冲突,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宁静的地方,历史的伤痕与战争的影响也从未真正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