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菊写似董良谟

晚香老懒日相亲,可奈朝来渐觉陈。

西子面□鸾镜月,杨妃心怯马嵬尘。

写怀顿觉诗无料,解闷还凭酒有神。

寄语西风看花伴,落英堪嚼也堪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晚秋的菊花与古代美女西施、杨贵妃的形象进行类比,以增加诗歌的意境美。

首联“晚香老懒日相亲,可奈朝来渐觉陈”描绘了菊花在晚秋时节的孤独与衰老,虽每日与阳光相伴,却渐渐感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菊花的坚韧与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颔联“西子面□鸾镜月,杨妃心怯马嵬尘”通过比喻,将菊花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和杨贵妃,暗示菊花虽不言不语,却如同美人一般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气质。同时,“鸾镜月”和“马嵬尘”分别象征着美好与悲剧,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读者在欣赏菊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颈联“写怀顿觉诗无料,解闷还凭酒有神”表达了诗人面对菊花时的创作灵感和情感释放。在面对自然之美时,诗人的内心得到了触动,但又感到了创作上的困难,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然而,通过饮酒,诗人的思绪得以放松,情感得以释放,从而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尾联“寄语西风看花伴,落英堪嚼也堪纫”则以一种轻松而略带幽默的方式,邀请西风和看花的人们一同欣赏菊花的美丽。这里的“落英”既指凋零的花瓣,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无论是咀嚼还是编织,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永恒魅力,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而独特的感悟。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人日有感

今年丁未当人日,正是春风富贵乡。

白玉一枝梅蕊绽,黄金三寸韭芽长。

要令笑语开茅塞,仍用题诗寄草堂。

共荷圣恩无以报,但将白发照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答林亨大侍讲

清和堂上棹?船,小赏庭中玉马鞭。

忽接故人千里信,如投穷汉万缗钱。

懒将贡禹冠频拂,却笑陈蕃榻久悬。

旧日缁郎劳问讯,粗官原不是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简丹徒尹同年杨惟高

君在江湖要路津,我为南北往来人。

莺花曾记三年别,鹢舫重来两度亲。

冉冉青春欺白发,浮浮绿酒洗黄尘。

明朝又过瓜洲渡,一览楼头送目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舟留镇江适太仆丞义与李瑞卿至瑞卿与子同京邸而佑巳者相见之喜不可言喻遂与同游甘露金山诸处

未得长风送客舟,老天留我作清游。

三吴好景归诗卷,万里长江入酒瓯。

老马能谙南北路,閒鸥不识古今愁。

明朝又跨双黄鹤,直到金山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