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思春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閒、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波动与思绪。开篇以“银叶烧残,金徽按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乐曲终了,余音绕梁,暗示着情感的消散与结束。接着,“东风谁主”一句,借东风之问,表达了对命运的迷茫与无奈。

“断梨云、泪沾兰露”,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情伤而落泪的情景,如同梨花云朵被泪水浸湿,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紧接着,“早也无情绪”则直接点明了她此刻的心境,充满了无力感和失落。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寂寞。然而,“竟等闲、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一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易逝,以及美好事物的短暂。

接下来,“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表达了女子想要放下过去,重新开始的决心,但“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又暗示了旧情难以割舍,如同蜡烛燃尽后仍有余温,蚕茧虽已僵硬,但丝线仍在,象征着情感的纠缠与难以释怀。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描绘了节日气氛中的闲聊与猜测,但在这背后,隐藏的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则以倚靠栏杆、细数风声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了女子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面对情感困境时的挣扎与选择。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抚梅

绛里仙人白玉环。香满人间。春满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身是巫山。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阑干。数遍阑干。

笛声吹过玉门关。只见春还。不见人还。

形式:

踏莎行.踏青

挑菜时情,拣花风妒。幺禽唤起芳侣。

钿车初出阖闾城,绣鞋便上真娘墓。

翠袖分携,红情共诉。冶游生怕春将暮。

归来已是日昏黄,夜深犹梦蘼芜路。

形式:

绿意.采桑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

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

闹蛾扑蝶浑閒事,早又是、饲蚕时候。

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半掩红袖。

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

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

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

形式:

一枝花.簪花

飞絮帘栊晓。怕说蝶慵莺老。小屏山外,更无人到。

弄粉匀脂,自把菱花照。尽有伤春怀抱。

多谢英哥,荼蘼今日开了。芳砌苔痕绕。

新绿落红多少。一声分付,侍儿知道。

轻启春窗,且■云鬓插好。妆成花欲恼。

谁报与檀郎,侬故意调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