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少亦倜傥,颇慕孙与吴。
年来营科举,俯首归于儒。
儒兵今异术,古人未分途。
途分兵始戾,途分儒亦虚。
为语兵儒家,慎勿各异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经历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首句“我少亦倜傥,颇慕孙与吴”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放不羁,对古代军事家孙武和吴起充满仰慕之情。接着,“年来营科举,俯首归于儒”则讲述了作者后来投身科举考试,最终选择了儒家思想的道路。
“儒兵今异术,古人未分途”这一句对比了现代儒家思想与古代军事策略的不同,暗示了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接下来,“途分兵始戾,途分儒亦虚”表达了作者对不同路径可能带来的分歧和空洞的担忧。
最后,“为语兵儒家,慎勿各异趋”是作者对儒家学者的告诫,希望他们在坚守儒家之道的同时,也要谨慎避免与军事策略或其他路径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持自我认同的探索。
不详
吴越传利剑,光芒久韬剑。
佩此数十年,未得一试验。
止戈文为武,此戈乃止戈。
戈止铸农器,敬听击壤歌。
院翁有高弟,实惟君与洪。
洪名尚逊君,君实诗坛雄。
雄才遭落拓,旅次永安中。
永安题旅舍,旅舍名应崇。
何物贾竖人,非愚即曚聋。
反讶涂抹污,用力苦磨砻。
磨去旧痕迹,几与韩碑同。
遂使邑人士,欲闻亦无从。
无从非士陋,缘君遭际穷。
穷则文亦晦,岂复论拙工。
脱如青云上,应有碧纱笼。
历朝患宦竖,不患大权偷。
但患恃威福,忌贤向戈矛。
惟有冯太监,不与众椓侔。
江陵结兰臭,国是相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