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溪砚

砚凤池,石龙尾,金其声,玉其理,文字之祥助公喜。

助公喜,为公寿,籋云衢兮龙为友。

仪箫韶兮鸣凤咮,金玉相兮椒兰臭。

老复丁兮昃还昼,寿而臧兮世无有。

生弥长兮视弥久,见太平兮休战斗。

泳学海兮恢文囿,俯松乔兮齿仓籀。

翰林客卿管城偶,挥毫振藻常无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方名为“歙溪砚”的文房宝物,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砚台的精美与文人雅士对其的喜爱之情。诗中以“砚凤池,石龙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形状与质地,仿佛是自然界的神物,具有灵性。接着,“金其声,玉其理”,进一步强调了砚台的材质与声音之美,如同金玉般珍贵。

“文字之祥助公喜”一句,点明了砚台对于文人创作的辅助作用,能激发灵感,增添喜悦。随后,“助公喜,为公寿”表达了对使用此砚之人长寿的美好祝愿,以及砚台与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籋云衢兮龙为友,仪箫韶兮鸣凤咮”运用了龙、凤等神话元素,寓意着砚台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伴侣,能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金玉相兮椒兰臭”则进一步赞美了砚台的香气,如同金玉般的高洁与芬芳,象征着文人的风骨与品德。接下来,“老复丁兮昃还昼,寿而臧兮世无有”表达了对使用者长寿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砚台作为文人精神寄托的永恒价值。

“生弥长兮视弥久,见太平兮休战斗”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文人生活宁静、和谐的追求。最后,“泳学海兮恢文囿,俯松乔兮齿仓籀”表达了对知识海洋的探索和对古代文献的尊重,展现了文人博学多才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歙溪砚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寄托了对文人雅士高尚情操的颂扬,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春日与汪彦章藻赵叔问相约游樟林阁樟林阁盖郡豪冢舍背城郊墟无与比者因咏靖节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之句偶书五言呈同游二公

人生归有尽,大齐不踰百。

君看花间冢,背郭高历历。

向来夸夺志,汗漫何穷极。

一朝随露电,变灭无馀迹。

所以靖节翁,壶觞乐晨夕。

宁为郁涧松,不作移根柏。

岂惟一穷通,固自忘夷蹠。

吾生亦崎岖,末路苦荆棘。

投闲得萧散,身病头更白。

岂无素心人,相与弄泉石。

及晨为兹游,聊用适吾适。

溪山景无尽,秀色光照席。

安能仰屋叹,抱恨长戚戚。

形式: 古风

晨起梳头发白且稀有感

余发已种种,我怀亦依依。

风林无安巢,寒日无馀辉。

束发随官牒,前言服良规。

岂惟会计当,自诡牛羊肥。

妄献北阙书,野芹安足希。

一挂邪士籍,徒嗟寸诚微。

惓惓畎亩志,正作祸患机。

羁危不如人,行行向知非。

世变不可料,胡尘暗王畿。

真人起白水,帝命式九围。

误沐宣室召,白头侍经帏。

谁言萤爝光,敢近白日晖。

谁言草木萌,敢试雷霆威。

野马立仗下,轩昂妄鸣嘶。

弃之老牛皂,无复瞻龙墀。

天公了无私,与夺适所宜。

时方急功名,选愞安所施。

士方贵才辨,安用钝讷为。

常人与善士,何异于愚痴。

譬之救焚溺,佩玉行逶迤。

弃捐乃其理,刺天看群飞。

幸非高明室,百鬼浪见窥。

自从伏嵁岩,风淫得偏扉。

有足不得行,有手不得持。

每思林野娱,济胜忧无期。

堆豗不得往,如骥絷且鞿。

如盲不忘视,如寒不忘衣。

如痿不忘起,如羁不忘归。

但愿老穷健,长甘北山薇。

岂复理须鬓,峨冠待晨曦。

形式: 古风

叔问纵步郊野得竹栽二小丛携以见分

丛筠无尺长,气与西山爽。

聊持内方丈,便作淇渭想。

会当冰雪馀,杰立千林上。

自非岁寒人,谁与共幽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观白公兰若寓居诗如写余怀但不能晨游夜息如彼自由耳辄用韵作

生非廊庙姿,雅志在林野。

拟作奢摩他,疾至萨芸若。

身心沩山牛,得失塞翁马。

城南寄僧坊,一室谢扫洒。

当时醉吟翁,高谢香山下。

安知衰病夫,亦有如翁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