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灯

剪綵制姚黄,根株异洛阳。

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

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

不须劳羯鼓,烂漫过年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牡丹灯》是明代诗人曾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在灯火映照下的美丽景象。

首句“剪綵制姚黄”,以“剪綵”(剪彩)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制作姚黄牡丹的过程,仿佛将花朵以彩色丝线精心编织,展现出姚黄牡丹的娇艳与独特。接着,“根株异洛阳”一句,点明了牡丹的产地,洛阳自古便是牡丹的盛产地,这里的“异”字,不仅指出了牡丹的来源,也暗示了其非凡的品质和与众不同的魅力。

“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牡丹在灯火映照下更加璀璨夺目的景象。银灯的光芒与牡丹的国色天香相互辉映,宝篆(香炉)散发出的香气似乎也增添了牡丹的芬芳,营造了一种华美而高雅的氛围。

“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则运用了两个典故,将牡丹与古代富贵人家的金谷园和皇家的玉堂相提并论,强调了牡丹的高贵与奢华,同时也表达了对牡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不须劳羯鼓,烂漫过年芳”一句,以羯鼓(一种打击乐器)的使用为反衬,说明了牡丹的美丽无需借助外力,自然绽放的花朵就足以让人欣赏和赞叹,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灯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美丽、高贵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1)

曾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 号:西墅
  • 籍贯:江西永丰
  • 生卒年:1372-1432

相关古诗词

早发阜城

霜薄晓寒轻,挥鞭出阜城。

金吾收后队,骠骑布前营。

夹道天香散,连村火炬明。

尘沙随处起,奈此朔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赐观灯诗

今夕逢元夕,欢声遍九垓。

星临银汉动,月傍碧空来。

紫禁千花绕,金门五夜开。

圣情同宴赏,玉漏不须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寄杨显道先生

我忆杨夫子,风流似昔人。

素琴长对月,白发不忧贫。

彭泽陶元亮,稽山贺季真。

相思欲相见,烟树几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丙午除夕

为客逢今夕,宁亲忆去年。

一尊终不醉,孤馆自无眠。

家在云山外,身依日月边。

何堪双鬓改,又值岁华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