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其二)

行尽三巴三曲头,一滩自有一生愁。

明朝已过巴陵岸,更宿江陵渔笛洲。

形式: 词牌: 竹枝

翻译

走完了曲折的三巴路,每处滩头都蕴含着一生的忧愁。
明天就要越过巴陵岸边,再宿一夜在江陵的渔笛洲。

注释

行尽:走完。
三巴:古代地区名,泛指今四川、重庆一带。
三曲头:形容道路曲折。
一滩:一处河滩。
一生愁:一生的忧愁。
明朝:明天。
已过:即将越过。
巴陵岸:巴陵(今岳阳)的岸边。
更宿:再宿一晚。
江陵:古地名,今湖北荆州。
渔笛洲:江中的渔夫笛声所到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嵩的《竹枝词·其二》,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开篇“行尽三巴三曲头,一滩自有一生愁”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长江之滨,经过连绵的山川后,心中自然积累起一生的忧愁。三巴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而“三曲头”则是指长江流经的蜿蜒曲折之处,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心灵深处的忧愁。

接着“明朝已过巴陵岸,更宿江陵渔笛洲”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离开巴陵(今湖南岳阳),继续沿着长江前行,夜晚到达江陵(今湖北荆州)后,在渔家的小洲上停泊。这里的“渔笛洲”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示,也传递出诗人对于渔人的生活有所共鸣,渔家的笛声在夜晚的江水中飘荡,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愁绪。

孙嵩通过这首《竹枝词》,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旅途风景画卷,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感慨。

收录诗词(64)

孙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枝歌(其三)

云外猩猩何处声,终朝出没只深菁。

前有悬崖菁几里,行人到此古今情。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其七)

汉世明妃犹有村,荒祠歌舞与招魂。

胡琴好入巴渝曲,万里还乡酾酒樽。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其六)

巴子城荒非昔人,公孙何处问遗民。

千年惟有武侯碛,留与踏歌行早春。

形式: 词牌: 竹枝

邵康节

真隐由中土,行窝赏太平。

生无皱眉事,单为杜鹃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