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友人居

携书访故人,岂惮往来频。

潭净开天镜,山昏著雾巾。

林居常扫叶,石径不吹尘。

幽僻宜沦隐,时时得句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逯昶的《访友人居》描绘了诗人带着书籍拜访老朋友的情景,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携书访故人”直接点题,显示出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不畏路途遥远,频繁造访。

“潭净开天镜”运用比喻,将潭水清澈比作明亮的镜子,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宁静与优美,暗示友人居住之地的清幽。而“山昏著雾巾”则通过描绘傍晚时分山间薄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林居常扫叶,石径不吹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的日常,体现了主人的清洁与简朴,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和羡慕。石径干净无尘,更显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幽僻宜沦隐,时时得句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认为这样的环境适合沉思和创作,他在这里可以不断获得新的灵感和诗句,体现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21)

逯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墟池馆

何人小池馆,闲得在郊墟。

花晚留栖蝶,萍朝见跃鱼。

幽墀滋藓晕,老竹带虫书。

自计无钱买,凭谁可借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游广东清远峡山寺

寂寂长林下,僧房锁碧苔。

树枝猿挂折,花片鸟衔来。

池溢流过水,炉存爇后灰。

赋诗殊未就,徙倚故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浪穹县护民寺

浪穹西阜寺,独眺有馀情。

落日秋山色,西风古树声。

征衣怜旧弊,客路喜新晴。

洗钵焚香事,谁能了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古渊房闲书和韵

禅房碧树深,坐久语幽禽。

叶罅日穿透,林端云过阴。

笔新微蘸墨,书故少生蟫。

僧有思乡者,时时亦起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