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梦屈翁山》由明代诗人梁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联“一别经年念不休,竟无清梦到罗浮”,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渴望,以及在梦中未能如愿相见的遗憾。“一别经年”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念不休”则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持续不断。而“竟无清梦到罗浮”中的“罗浮”,不仅指出了一个具体的地点,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何期寂静黄昏后,相对分明白露秋”,转而描述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黄昏时分的寂静,与白露秋风的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里的“何期”二字,既是对意外相遇的惊喜,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
颈联“落月照来颜色好,晓风吹去暮云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月色下的容颜显得格外美好,而晨风拂过,却带走了夜晚的忧愁。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变化的细腻捕捉。
尾联“约归似订看红叶,望断芙蓉忆放舟”,以“红叶”和“芙蓉”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回忆。约好的归来仿佛是观赏红叶的约定,而“望断芙蓉忆放舟”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梦屈翁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