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次深入云雾缭绕之山的游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一径萦回入”,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起点,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领着旅人深入山中。接着,“白云千万峰”一句,不仅展现了山势的高峻,更以“白云”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秋声纷落叶,泉响乱疏钟”两句,动静结合,秋风中落叶纷飞,与山间清泉潺潺作响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乐章,而远处稀疏的钟声则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禅意。通过声音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深秋时节山寺的独特韵味。
“绝壁猿攀坠,危桥鸟道通”则进一步展示了山中险峻与生机并存的景象。绝壁之上,猿猴攀爬,动作敏捷,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而危桥之下,鸟儿穿梭,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空中通道,既危险又充满诗意。
最后,“老僧忘岁月,手种十围松”两句,将目光转向了山寺中的僧侣。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融为一体。老僧亲手种植的松树,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