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过王氏村有感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

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

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

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甲子年困厄之时,频繁遭遇战乱,上天让我在这水乡之地过着闲适的生活。
无情感的花柳自顾自地绽放春色,我并未察觉山河间弥漫的战尘。
将来有一天社会太平,我还未老去,此刻流浪漂泊,姑且与亲人相依为命。
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不要再提起那些令人愁苦的官场之事了。

注释

甲子:指六十岁。
丧乱:战乱。
泽国:水乡。
闲身:闲适的生活。
无情花柳:形容花柳不管人事变迁。
山河多塞尘:战乱导致山河破碎,尘土飞扬。
升平:太平盛世。
流落:流浪。
相亲:相互依靠。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官场。
愁杀人:令人极度愁苦。

鉴赏

这首宋诗《春三月过王氏村有感》是周宗溥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战乱时期的感慨。首句“甲子穷时丧乱频”,描绘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困厄境遇,甲子年代表的是一个周期,此处强调的是连年战乱的艰难时世。次句“天教泽国着闲身”,则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泽国”形容江南水乡,自己却只能在此度过闲散时光。

第三句“无情花柳自春色”,以自然景色的无情反衬人世的沧桑,暗示尽管春光烂漫,但战争的阴影并未因此而消减。第四句“不觉山河多塞尘”,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烽火弥漫。

第五、六句“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诗人期盼未来的太平盛世,同时感叹自己流离失所,只能与亲人相依为命,体现了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诗人走过江南江北,遍历战乱之地,告诫自己不要再去触碰那些引发愁苦的记忆,表达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过去的回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揭示出战乱年代的民生疾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

周宗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下同年会诗

青云紫陌不相违,四海如公省见稀。

身在外台严刺举,诗来属邑慰瞻依。

珠园授笔驱春雨,泽国扬帆送夕晖。

留落而今待公道,敢言一斥羡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杜宇

四海常为客,三春却倦游。

能飞归不得,虽去有何求。

故国千年恨,行人万里愁。

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宿玉龙宫

夜爇松脂火,朝焚柏子香。

举家来万寿,佳节遇重阳。

雨止云穿日,风高天欲霜。

吾庐篱下菊,应怪未还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县圃蕴辉亭

瓦砾频年积,锄耰十辈功。

旋移低地碧,颇杂亚枝红。

对酒逢寒食,凭栏接暖风。

墙悭天自阔,堪送北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