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
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说乘般若船。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邃的画面。"蓦口一桡玄路绝",意指突然领悟到一条超越寻常理解的神秘道路,这条道路深远而难以言表,暗示了修行者在顿悟时刻的豁然开朗。"药山之道始流传",药山是唐代著名禅师庞蕴的别号,此处借指禅宗智慧的传承,表明这种深刻的见解开始在禅宗中流传开来。
"离钩三寸无消息",这里的"离钩"可能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束缚,"三寸"则可能是对禅宗公案中常用的手势或象征的隐喻,意味着解脱后的寂静无声,没有世俗纷扰。"无消息"表达了禅定中的空灵状态。
最后,"觉海说乘般若船","觉海"比喻广阔的觉悟境界,"般若"是梵语,意为智慧,"船"则象征载人渡过生死苦海的智慧之舟。诗人以乘船的意象,形象地传达出通过般若智慧达到解脱的修行过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觉醒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谁使蛾眉落穷塞,近闻消瘦不胜衣。
负渠别后相寻约,错道兵时我已归。
夷门昔日呈家丑,拈出无边栗棘蓬。
今日瓯峰孤顶上,幸然无事又相逢。
举头忽睹明星现,因兹眼病见空华。
今日还渠旧光彩,碧眸炯炯照尘沙。
妄心颠倒造诸业,回趣真乘即忏摩。
真妄两头俱透脱,海南东畔是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