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屯田倅南徐

浙河分镇压东西,铁瓮由来重会稽。

地势顿惊江海近,天文全觉斗牛低。

鸣秋鼓角翻朱鹭,映日楼台拂彩霓。

绿发名郎才韵秀,政成看奉紫芝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徐州(今江苏镇江)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地方的地理特征、历史底蕴以及政治官员的风采。

首联“浙河分镇压东西,铁瓮由来重会稽”点明了南徐州的战略位置和历史地位。浙河将此地分为东西两部分,而“铁瓮”则象征着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历史上南徐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颔联“地势顿惊江海近,天文全觉斗牛低”进一步描绘了南徐州的地势特点和天文现象。江海之近,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斗牛星的“低”,则可能是诗人对当地独特地理视角的夸张描述,或是借以表达对南徐州的特殊情感。

颈联“鸣秋鼓角翻朱鹭,映日楼台拂彩霓”生动地展现了南徐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秋日里,鼓角声与朱鹭的飞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日光下的楼台,则仿佛与七色彩虹相接,美不胜收。

尾联“绿发名郎才韵秀,政成看奉紫芝泥”赞美了当地的官员。这里的“绿发名郎”形象地描绘了年轻官员的英姿,而“才韵秀”则强调了他的才华横溢。最后,“政成看奉紫芝泥”表达了对官员政绩的肯定与期待,预示着在他治理下,南徐州将会迎来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南徐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也赞美了当地官员的才能与政绩,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子思学士倅河内

左符通掌日边城,几荫华榱奉刺经。

直舍十年苔已紫,吟鞭一路柳初青。

禁中夜阁抛行月,郊外春车驾屏星。

河里旧游从古盛,好寻烟幌吊遗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薛监丞倅绛台

故绛山川宰树存,屏星分守出宸恩。

官荣此去夸乡组,家法从来式里门。

别斝正怜黄菊绽,征鞍犹怯黑貂温。

守居旧号园池美,应伴山翁把翠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梅圣俞试馆职得赐进士出身

赋就甘泉客荐雄,独攀仙桂向秋风。

抽毫同列三英座,换骨才争第一功。

瞥看灵鳌居水下,恍闻仙犬吠云中。

嫦娥应有怜才意,惟许诗人到月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淮南王

贪铸金钱盗写符,何曾七国戒前车。

长生不待炉中药,鸿宝谁收箧里书。

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疏。

云中鸡犬无消息,秀麦渐渐遍故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