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

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

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吴德旋的《蟋蟀》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人的画面。首句“蟋蟀将在堂”以虫鸣起兴,暗示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同时也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接下来的“君子尚行役”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君子,他因公务在外,无法回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苦闷,无人倾诉的无奈之情。

后两句“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通过明亮的月光照进室内,映照在镜子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氛围。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月光,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他希望月亮能将自己的情意传达给远方的人,但又担心月光不应再进入内室打扰到对方,这体现了诗人对对方的体贴与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人吴德旋在行役中的愁思与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

吴德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人

怀人春夜坐,坐久微风生。

远远闻清吹,谁家玉笛声。

开帘纳归燕,倚槛听啼莺。

苔砌露偏重,花檐月倍明。

颓思方就枕,惆怅曙鸡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妆域歌

日月双跳似丸转,老大头颅堆雪茧。

书窗瞥见儿嬉物,少小情怀忽追缅。

物名妆域始前明,神宗晚岁事游晏。

深宫昼閟寂不哗,宫人制此长日遣。

切磋象齿三寸圜,中卓铁锥五分浅。

仙山楼阁云树重,二鹿驯行踏苍藓。

一面深刻壑藏舟,仙客携琴方陟巘。

甲寅七月二十四,李得仁造字可辨。

此非钟鼎及刀剑,款识何须仿彝典。

朝廷制器小亦谨,不使良工没其善。

无如大事荒于嬉,玩弄江山任偃蹇。

传一二世乾坤倾,欲立锥无尺土践。

正如此器旋转休,圜轮都付浮云卷。

百八十年物幸存,笑语疑闻聚婉娈。

拓文纪事附金石,物不足多事须勉。

腐儒不敢岁月荒,垂语儿曹戒游衍。

形式: 古风

杪春闲情

东风吹草绿满衣,山南山北春已归。

落花如雪杨花飞。

杨花入水不知处,无心已化浮萍去。

形式: 古风

毗陵驿

客子眠迟夜寂寥,短长亭畔短长桥。

行程数到毗陵驿,归梦无多第二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