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刘使君提刑晋阳过新乡之墟其友人华泉子者适游苏门伤其别而不得见也于是赋车遥遥以招之

车遥遥,向何许。去君咫尺地,不得一相语。

忆昨与君游大梁,暑云拂盖流尘黄。

回头转睐复几日,草木零落飞严霜。

山中独行岁华晚,烟留月绻谁能返。

逸客长怀阮嗣宗,仙翁却吊罗公远。

闻君五月登啸台,何郎许子相徘徊。

酒酣清歌眺白日,万里䬃䬃长风来。

人生得此亦自乐,何用苦教缨冕缚。

不见昔时贤达人,强半遗迹在丘壑。

车遥遥,将奈何,太行积雪寒嵯峨。

赠君七尺紫藤杖,并履閒寻安乐窝。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车遥遥”这一意象,表达了距离带来的无奈与思念。诗中提到的“大梁”、“啸台”等地点,以及“阮嗣宗”、“罗公远”等历史人物,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忆昨与君游大梁,暑云拂盖流尘黄”,诗人回忆与友人在大梁共度的美好时光,夏日的云彩仿佛触手可及,尘土飞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回头转睐复几日,草木零落飞严霜”,时光荏苒,转眼间草木凋零,严霜覆盖大地,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

“山中独行岁华晚,烟留月绻谁能返”,在山中独自行走,岁月已晚,烟雾缭绕,月亮缠绵,却无人能归返,暗示了友人之间的分别。接下来,“逸客长怀阮嗣宗,仙翁却吊罗公远”,诗人借用了阮籍和罗公远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闻君五月登啸台,何郎许子相徘徊”,诗人听说友人在五月登上啸台,与何郎、许子一同徘徊,饮酒作乐。这既是对友人生活的想象,也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酒酣清歌眺白日,万里䬃䬃长风来”,在酒醉之后,清歌嘹亮,眺望白日,万里长风似乎带来了自由与宁静。

“人生得此亦自乐,何用苦教缨冕缚”,诗人认为,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乐趣已经足够,何必被官场束缚。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见昔时贤达人,强半遗迹在丘壑”,诗人感叹,昔日的贤达之人,大部分都已经逝去,仅留下遗迹在山林之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车遥遥,将奈何,太行积雪寒嵯峨”,诗人以“车遥遥”再次强调距离的遥远,面对太行山的积雪,寒气逼人,预示着友人之间的别离。

“赠君七尺紫藤杖,并履閒寻安乐窝”,诗人送给友人一把七尺长的紫藤杖,希望他能在闲暇之时,寻找属于自己的安乐之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关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离别的感慨,同时融入了对友情、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临高台为谢内史题观日图时内史将省母归馀姚

临高台,望三山,曜灵出海光以斓。浴咸池,登扶桑。

羲和总绥,六龙服箱。回精白云舍,流采黄金堂。

金堂客子及秋返,云舍萱花凌雪芳。

临高台,心不及。

朝怀亲兮夕怀国,却到江南望江北。

形式: 乐府曲辞

题画

散发兮江阿,曳青筇兮裳薜萝。

风飗飗兮鸣琴,倚文石兮藉莎。

石畔兮何有,有蒲兮与荷。

悦芳兮流目,矢心兮靡佗。

匪人群兮言绝,慨新声兮孔多。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题王庭简像

玄其衣,纁其裳,琼琚玉玖鸣锵锵。

端而容,肃而止,仪冠峨峨若山峙。

主群祀,礼百神,精明之德通天人。

上郡城边无吠狗,骏马旃裘望风走。

李广汾阳是其偶,吁嗟若人古良守。

形式: 乐府曲辞

题金谷园图赋得绿珠怨

谁言妾命薄,结发承主恩。

谁谓妾身轻,宠冠金谷园。

园中桃李千万树,对妾妍华避无处。

徘徊歌舞曲未终,门外战鼓声逢逢。

当时只倚红颜贵,岂料红颜为主累。

主家高楼天与齐,妾身不惜委黄泥。

他生愿作衔泥燕,长傍楼中梁栋栖。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