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寺观龙潭

双峰突兀飞剑翠,篮舆蜿蜒入山寺。

小室冥悬大瀑寒,山根下结灵湫秘。

奇境鸿濛应始开,刻石怪字何年来。

易陈旧题笑相示,墨痕初蚀苍烟苔。

蟠龙呼翕窥无底,潭水不枯龙不死。

碧光荡漾凝天云,清冷莫使潜熛起。

轻风吹浪生微纹,馀流作涧触石喷,人生外鉴不自静,临流暂赏徒纷纷。

万木低压结深绿,一线支离趋海角。

山水声形两杳然,画师落纸成硗角。

坐眺万象无纤尘,乍晷不闻虫鸟嗔。

蹲石倒影俯流水,悦性无倪思古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罗运崃的《秀峰寺观龙潭》描绘了一幅秀美而神秘的山寺景象。首句“双峰突兀飞剑翠”,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两座山峰的峻峭和青翠,仿佛剑一般直刺天空。接下来,“篮舆蜿蜒入山寺”写出了山路的曲折,暗示了探访的艰难与寻幽的乐趣。

“小室冥悬大瀑寒”描绘了寺庙中的奇特景观,瀑布从高处悬垂,带来清冷之感。“灵湫秘”则点出龙潭的神秘与深邃。诗人感叹“奇境鸿濛应始开”,暗示这是一个久未被人发现的奇妙世界。

“刻石怪字何年来”引人遐想,古老的石刻和奇异的文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看到“易陈旧题笑相示”,墨迹在岁月中略显斑驳,增添了岁月的沧桑。

“蟠龙呼翕窥无底”运用龙潭的意象,暗示其深不可测,潭水与龙的生命力相连。“碧光荡漾凝天云”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宁静,诗人告诫“清冷莫使潜熛起”,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敬畏。

“轻风吹浪生微纹,馀流作涧触石喷”通过动态的水景,展现了山水的生机与活力。诗人感慨“人生外鉴不自静”,借山水之静悟人生哲理。

最后,“万木低压结深绿”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一线支离趋海角”则展现出地势的辽阔。诗人“坐眺万象无纤尘”,在静谧中感受万物的和谐,同时“思古人”表达对先贤的追慕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秀峰寺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23)

罗运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杉寺五爪樟歌

人间那得生奇树,五爪横抓天地数。

冰霜屡劫坚多心,呼吸阴阳非鬼护。

同根异干苍龙拿,繁枝相接无槎枒。

雄姿顾自伍凡木,荒山丛立鹓鸾嗟。

霜皮秋暗沈颜色,本性虚含岂天贼。

犯雪常贞松柏操,凝烟坐待藤萝匝。

叶落旁惊一爪枯,大年同尽悲薪樗。

百形浇溉资灵液,纤条不注非吾躯。

四爪峥嵘尚凝绿,但恨直上无拳曲。

讵为逃刑忌斧斤,道在鸿濛鸡卵伏。

形式: 古风

琴志楼赠中实

高楼无鸣琴,所志在弦外。

山水有诗书,日与皇古会。

主人遗世豪空山,轩冕林壑生人怪。

仙佛灵踪不可寻,青天乘龙多富贵。

小亭倚槛当初晴,两崖立峡虹桥横。

峰头云腾四海气,涧下涛奔五岳声。

花光草色入文字,虫喧鸟语皆竽笙。

怪君心迹两奇绝,上援栗里排长庚。

征衫翻风叹尘重,酒杯坐失神明庭。

万物纭纭欣有托,希夷何地潜吾形。

形式: 古风

第六泉

初识人间第六泉,谁将杯水倚岩穿。

涓流不塞微稊穴,一勺长泓万古天。

幽谷月明春脉脉,荒苔客立意绵绵。

红亭新盎邻佳宅,琴志同忘世外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坐琴志楼

吾老乘风气郁盘,大千灵窍雨漫漫。

烟林色送群峰湿,涧濑声添一尺寒。

杯外客心沈去鸟,襟边天意有凭栏。

乱云作态连层嶂,都付仙人跨白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