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江革诗

棘端虽非譬,至妙安可量。

要知同罔象,然始见毫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江革诗作的回答和鉴赏。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蕴含着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

“棘端虽非譬,至妙安可量。”这里,“棘端”比喻诗歌中细微深奥之处,“非譬”意味着这些精妙之处难以用常规语言表达,而是“至妙”,即达到极高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并不是可以轻易衡量的,需要读者在静心体会之后方能领悟。

“要知同罔象,然始见毫芒。”这句诗强调了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深度与难度。“要知”表达的是想要了解或认识到诗意,“同罔象”则是指达到与作者相同的心灵共鸣,即在精神上与作者相通。只有达到这种层次,读者才能“然始见毫芒”,即开始领略到诗中隐藏的精妙之处。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何逊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追求,也反映出他对友人江革诗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蕴含深意,值得深入揣摩。

收录诗词(115)

何逊(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诗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 字:仲言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

相关古诗词

下方山诗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夫君美章句,席丈珍梁楚。

伊余忝摄官,含毫亦禁阻。

直庐去咫尺,心期得宴语。

休沐乃幽栖,别离未几许。

伫立日将暮,相思忽无绪。

溪北映初星,桥南望行炬。

九重不可越,三爵何由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与苏九德别诗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