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

天空灵籁发,入耳心逾静。

何许微风过,月林摇客影。

人生五浊世,为欢苦不永。

争如羝触藩,有如瓶堕井。

及兹清夜游,无辞烛共秉。

佛香一院深,僧梵四山迥。

身尚依迦叶,足真践箕颍。

禅灯照宵梦,妄念未能屏。

金篦开倦眼,慧目陟东岭。

他时礼白云,应上最高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游访白茅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首句“天空灵籁发,入耳心逾静”以自然界的和谐声音开篇,暗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接着“何许微风过,月林摇客影”描绘了月光下微风吹动树林,光影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人生五浊世,为欢苦不永”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指出人生的欢乐往往短暂而难以持久。接下来“争如羝触藩,有如瓶堕井”运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人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奈与痛苦,如同羊角抵在栅栏上,瓶子落入井中。

“及兹清夜游,无辞烛共秉”则转而描写诗人与僧侣一同在清冷夜晚游寺的情景,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后半部分“佛香一院深,僧梵四山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

“身尚依迦叶,足真践箕颍”引用佛教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与实践。最后“禅灯照宵梦,妄念未能屏”点明了通过禅修来净化心灵的主题,即使在梦境中也能保持清醒,摒弃杂念。

“金篦开倦眼,慧目陟东岭”描述了通过智慧之光来开启心灵,达到更高境界的过程。“他时礼白云,应上最高顶”则以象征手法,预示着诗人未来的修行之路将通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佛法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超越的追求。

收录诗词(11)

王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放翁集

南流四杰俱惊才,醉心尤在渭南伯。

江翻海立富篇章,跃马弯弓老梁益。

一寸丹心常炯然,归来垂钓镜湖边。

却怜老死空家祭,不见王师北定年。

形式: 古风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其一)

行春桥下午风和,画舫楼船次第过。

一面青山三面水,不知何处柳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越国佳人旧有名,吴中娇舞不胜情。

柳腰合是芳魂化,长向胥台一路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己巳六月拜别家慈之楚

荒鸡断续天将曙,游子辞亲寸心悸。

霜鬓携灯立槛前,频语加餐暗垂涕。

舟子招招促行李,残书数卷裹破被。

解维咫尺是天涯,回首空闾人独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