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在轩剂院

箭下曾亲一鹄来,一蓑风雨霅川回。

近诗不逐唐声变,燕服多依晋样裁。

竹屋逢僧閒煮茗,梅边领客惯行杯。

终当夜直金鸾去,要试平生倚马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曾经在箭矢之下亲眼见过一只鸿雁飞来,穿着蓑衣在霅川经历风雨的洗礼。
最近的诗歌不再追求唐代的风格变化,服饰多模仿晋代的样式。
在竹屋中遇见僧人悠闲地煮茶,梅花树旁常与客人举杯畅饮。
将来有一天将在夜晚值班面对金鸾,想要借此机会展现一生的才情。

注释

箭下:指箭矢落下之处。
鹄:鸿雁。
一蓑风雨:穿着蓑衣在风雨中。
霅川:古代河流名。
近诗:近期的诗歌。
唐声:唐代诗歌的风格。
晋样:晋代的样式。
竹屋:竹制的小屋。
僧:僧人。
梅边:梅花旁边。
夜直:夜间值班。
金鸾:古代宫殿中的装饰物,此处象征朝廷。
倚马才:倚马可待的才情,形容文思敏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的作品《和杨在轩剂院》,诗人以箭射鹄的生动场景开篇,回忆自己曾在霅川经历风雨的过往。接着,他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强调不随唐诗的旧韵而变,而是融入晋风,显示出独特的艺术追求。

诗中描绘了竹屋煮茗、梅边品酒的闲适生活,体现了诗人与僧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人雅事的热爱。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期待有一天能在金鸾殿值夜,展示自己倚马疾书的才情,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雅,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展现了宋代禅僧的文人风采。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东庐提干

发白为忧时,思家日念归。

涉春问行李,隔岁理征衣。

夜雨翻书屋,秋风把钓矶。

叮咛旧僮仆,拂拭藓痕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春谷赵泉使贺端斋赵宪使喜雪

蕊宫仙子下明湖,剪水桃花更滴酥。

洁白十分天下瑞,光明一片剡溪图。

园林春到何嫌早,阊阖云开不待呼。

方寸去天才尺五,笑他上界觅玄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恕斋吴提刑秋阳庵居

截断人间名利尘,横塘深碧护新坟。

昏明不定霜天月,开合无心竹屋云。

风雨对床差可喜,乾坤万事不堪闻。

栽松种竹閒功课,却为忧时一半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致轩赵使君午日读骚

君王爱不均,不信问江滨。

却是一江水,能知千载人。

仲连宁蹈海,百里忍之秦。

先死依兰芷,还他不二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