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堂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龟鱼桥不隔,霞鹜镇相看。

其谁领胜解,结束小阑干。

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池塘接纳了雨后清新的景色,一片碧绿与寒冷的晴天相伴。
龟和鱼在桥下自由游动,彩霞野鸭常在此处相望。
谁能领略这美景,坐在小栏杆旁享受。
微波荡漾渐渐平息,人心也随着变得宽广。

注释

方塘:池塘。
霁景:雨后的清新景色。
一碧:一片碧绿。
晴寒:寒冷的晴天。
龟鱼:龟和鱼。
桥不隔:桥下无阻隔。
霞鹜:彩霞野鸭。
镇相看:常在此处相望。
领胜解:领略美景。
结束:坐在。
小阑干:小栏杆。
微波:微小的波纹。
坐来息:渐渐平息。
人意:人心。
平宽:变得宽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其中方塘在纳霁之后显得格外清新,水色与晴空相辉映,呈现出一种淡远而又和谐的氛围。龟鱼桥不再成为阻隔,它与霞光下的鹜镇遥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境界超脱、精神交流的意境。

诗中的“其谁领胜解”一句,意味着有人在心灵上得到了解脱和超越,这里的“胜”字,可理解为高远或美好,而“结”则是束缚或牵挂。因此,“结束小阑干”,可解作摆脱了世间的羁绊,达到了精神上的自在。

最后两句“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则表现出诗人面对这宁静景致时的心境,水波轻抚岸边,心灵也随之获得安息,人的意志得以放松,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宽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追求。

收录诗词(162)

无名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象耳山

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

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

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

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碧虚洞

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嘲林叔茂私挈楚娘

三山城内有神仙,一个夫人一个偏。

开口笑时真似品,直身眠处恰如川。

并头难叙胸中事,攲枕须防背后拳。

王恺石崇池里藕,分明两个大家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阳羡溪亭壁

碧云亭上碧云飞,竟日回环面翠微。

梅萼破香知腊尽,柳梢含绿认春归。

风前古涧琴三叠,雪后群峰玉一围。

遥想上人清太甚,水精宫里说禅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