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加字韵两篇二十四字成一章更互次之咏曹之土风并叙出处寄呈司年职方

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

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

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

泄云馀荟蔚,浮济变津涯。

端木倦游学,朱公精贷赊。

于今富而丽,遗俗俭宁奢。

使辙常交错,京藩倚捍遮。

锄钩非盗用,箫勺换兵拿。

朴直叨三组,工夫尽两衙。

戎容剖符虎,士气肃旗牙。

圜土几无讼,虚庭不禁哗。

对棋销白昼,清啸岸乌纱。

池馆澄潮水,楼谯冠暝霞。

绿梢檐外柳,红朵砌前花。

徙倚危栏峻,行来缭径斜。

巢林安短翼,擅壑愧跳蛙。

夙昔未更事,游谈多自誇。

奏盈方朔牍,书过惠施车。

臧室初縻迹,连城晚拜嘉。

华颠看欲落,病齿不胜龃。

珠琲轻鱼目,桐丝陋马挝。

敢论鸡似凤,愿食枣如瓜。

台妙前辞满,安舆久卧家。

最容高尚志,那肯待青緺。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郡王的封宠与周宗伯的命加,以及犬牙基的自然状态和麟趾的赞叹。它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与四季的更迭,从云的余晖到济水的变化,从端木的倦游学到朱公的精明借贷。诗中提到现今的富丽与过去的节俭,以及道路的交错与京城藩镇的倚靠。锄钩不再是盗用,箫勺换成了兵拿,体现了社会的转变。诗人在官场上的努力与成就,以及对朴素直接风格的追求,都得到了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中,法庭几乎无讼,庭院也不再喧哗。诗人通过下棋消磨白昼,清啸时戴乌纱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池塘的潮水、楼阁的暮霞、檐外的柳树和砌前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站在高栏上,行走在蜿蜒的小径上,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欣赏。他以鸟巢为家,自比跳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还提到了过去的经历与游谈中的夸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贡献。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志向的追求,不愿等待青緺(官服)的象征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又十二韵

绝境可遗老,清心仍去邪。

楼头喧燕雀,川面动龙蛇。

碧瓦浮烟素,朱甍丽日霞。

倚风时坐啸,乘月更吹笳。

庭樾交倾盖,池房杂舞髽。

凉秋乘爽垲,吉岁验污邪。

厨酿全欺鲁,儿歌习陋巴。

林珍饷桃李,溪饭列鱼虾。

胜赏须神会,浮名祇盗夸。

谁能贪课最,本自学禅迦。

羁旅枝栖鹊,田园舍负蜗。

萧条看白鬓,早晚得丹砂。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酬范判官喜雨

一旬天再雨,惠泽夜来深。

震发雷霆事,荣华卉木心。

问年如隔并,阅日屡辛壬。

安水江千里,良田亩一金。

劭农非有术,望岁忽为霖。

雊雉依青陇,跳鱼出废涔。

梦成池上作,喜见洛生吟。

破敌联飞镞,高张信雅琴。

绪风开昼色,迟日媚花阴。

更有资清兴,连峰映碧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赴官京东同舍诸公观音院见饯有赠并简不至者

今日承人乏,东州假传车。

劳生复去国,垂老欲捐书。

斗酒相为乐,诸家食有鱼。

华灯续光景,鸣笛问吹嘘。

即事已陈迹,怀人方跂予。

要官多谒禁,数子莫情疏。

啼鸟春犹浅,高花日胜初。

朝回应见念,会语殿中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景德寺河沙院饯苏安上知泰州刘元忠河北都运分题得无字

今朝一樽酒,聊与故人俱。

非复少年日,深惊别意殊。

燕云低朔漠,楚水向江湖。

报国不一事,出门成异涂。

腾鳞安浩荡,隽翼就虚无。

应笑白头老,闭关方据梧。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