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南行失道误趍定远

自我为近臣,块坐今几春。

出门将何之,引躅随他人。

南行二十日,但喜邮亭匀。

渡淮宿濠梁,亹亹夜问津。

晓入定远山,四顾惊荒榛。

人言此道非,迂远难具陈。

跋马重叹息,寒日吹沙尘。

古来贤达士,岐路多沾巾。

安得指南车,慰此长途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凤阳南行失道误趍定远》描绘了诗人作为近臣出行的艰辛与迷茫。首句“自我为近臣,块坐今几春”表达了诗人长期担任近臣的孤独和沉闷,如今春天出行,却迷失道路。“出门将何之,引躅随他人”流露出对未知方向的困惑,只能跟随他人的足迹前行。

接下来的诗句“南行二十日,但喜邮亭匀”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唯一安慰,就是沿途邮亭的均匀分布。然而,“渡淮宿濠梁,亹亹夜问津”则揭示了夜晚寻找渡口的艰难和频繁询问路途的情景。定远山的清晨,“晓入定远山,四顾惊荒榛”,诗人惊讶于荒凉的景象,深感道路的偏僻和险恶。

“人言此道非,迂远难具陈”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曲折遥远,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诗人“跋马重叹息,寒日吹沙尘”描绘出在寒冷阳光下,骑马穿越沙尘的艰辛与无奈。最后两句“古来贤达士,岐路多沾巾”借用古人感叹歧路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迷失中对贤达之士的共鸣,以及对指南车这种象征指引的渴望,希望能找到心灵或实质上的导航,以慰藉这漫长旅途的困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旅途的困顿与内心的挣扎。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池河驿山行二首(其一)

隔宿风销野际,登时日出林端。

牛羊自占坡暖,鹅鸭不知水寒。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

池河驿山行二首(其二)

古寺火烧梵塔,空坛水没田塍。

行人时复驻马,野老适来负薪。

形式: 六言诗

途次偶成

寸寸田塍接涧阿,一丛茅屋枕坡陀。

马蹄已近江南路,渐觉人家水竹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大鎗岭

四顾峰峦剑戟攒,丹梯百折暗中盘。

凝眸叵测东西阔,仰面惟愁上下难。

土著已谙犹足弱,客游虽壮亦心寒。

我来疑是兹山幸,欲写微名石上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