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涓所作的《偈三首(其二)》。它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见"这一概念。首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意指当我们直接看到事物时,所见并非事物的本质,而是受到我们认知和感知的局限。接着"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进一步阐述,即使有所见,也仍然是对事物的一种相对理解,无法触及其真实本性。
后两句"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运用比喻,将深邃的智慧比作鲸鱼吞海,象征着对知识的广泛吸收;而"珊瑚枝"则象征真理或智慧的核心,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消化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般地表达了认识的层次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富有哲理。
不详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循环逆顺数将来,数到未来无尽日。
因七见一,见一亡七。踏破太虚空,铁牛也汗出。
绝气息,无踪迹。
兴化年来彻骨贫,口生白醭面生尘。
不知那个无思算,来饱无心闲道人。
黑豆忙忙数,教休不肯休。
幸然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集云峰下四藤条,千载谁知恨未销。
去去全身担荷得,石龙依旧碧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