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篇哭孙(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

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老人在秋风中度日的情景,双鬓斑白,面对着随风飘荡的蓬草,孤独而凄凉。诗中的“萧萧”二字不仅形容了秋风的凄厉,也象征了老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助。诗人通过“今日邻家闻玉笛”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笛声仿佛穿透时空,直接触动了老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勾起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萧萧篇哭孙(其二)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

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萧萧篇哭孙(其三)

西风玉树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

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谢俞仲蔚寄簟

五柳先生漉酒巾,门无车马断红尘。

劳将楚簟遥相问,高卧中原更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日

黄花白发病中新,壁上常悬漉酒巾。

九日空斋似寒食,更无风雨亦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