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五月六日

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

夜帐轻容,续命丝长针再缝。

须知后会浑无据,难道相逢。

十二巫峰,峡雨轻回第四重。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情景,"携来九子同心粽"表达了家庭团聚时共享粽子的温馨,"蒲酒犹深"则暗示着节日里的醇厚习俗。"夜帐轻容,续命丝长针再缝"通过细腻的细节,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须知后会浑无据"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愁绪。

"难道相逢"四字,表达了词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疑虑,"十二巫峰,峡雨轻回第四重"以巫山的景象为背景,增添了神秘而深远的意境,暗示着相聚之难,仿佛连巫峡的风雨也在阻碍他们的重逢。

整体来看,这首《采桑子·五月六日》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寓含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节日的欢乐,又有离别的哀愁,展现了清代文人墨客在传统节日中寄托的情感。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碧天如水。月上窗儿人未睡。睡了还休。

若是醒来不许愁。手挼裙带。倩影徘徊帘子外。

只隔中门。各自销魂到夜分。

形式:

青玉案

湾头分手盈盈步,潜约到西湖住。

苏小门前芳草渡。

依稀曾记,小楼深巷,尽是销魂处。

到来忽下前溪路,月黑频催送柔橹。

及到前溪人又去。

游丝落絮,春来无定,总被东风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

寒水篱根二尺,莫愁艇子能容。纤纤细步到房栊。

青蛾匀黛浅,粉指掠云松。

忆食忆眠忆坐,好春长定相逢。侍儿一一小名重。

卷衣孙秀秀,灭烛许冬冬。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昨日苦留今日住,来朝再住无因。

画楼欲下几逡巡。残灯三两焰,别泪一双人。

料得离居多少恨,归期数遍冬春。

长愁不独茧眉颦。口中生石阕,腹内转车轮。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