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词人吴绮的《太常引·其一》春半,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画卷。"小楼丝雨碧桃松",开篇以小楼为背景,细雨如丝,映衬着翠绿的桃树和挺拔的松枝,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氛围。"黄入柳条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风拂过,柳条上泛起嫩黄,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拾得半春慵",诗人以慵懒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光的一丝倦怠,但又舍不得这大好春色。"生小惯、纱窗个侬",流露出词人从小便习惯了透过纱窗欣赏春景,那份与春的亲近感跃然纸上。
"羞弹绿绮,懒裁白苎",通过不愿弹琴、懒得编织的动作,传达出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慵懒。"无奈是惺忪",更是点明了词人春困的状态,即使心有不甘,也无法抗拒春困的侵扰。
最后两句"拼不画眉峰,便有恨、能藏几重",词人以不画眉峰来象征自己无心打扮,即使心中有愁绪,也难以掩饰,因为春情已深,愁绪如春雨般绵长,难以计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词人的情感状态,既有春的生机,又有词人的慵懒与愁绪,展现了春天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