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四)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中年涉事熟”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对于世事的洞察更加深刻。然而,“欲学唾面娄”,则表明了作者在面对不公或侮辱时,选择了一种隐忍的态度,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年轻气盛者的挑衅时,选择了退让,避免冲突的情景。这种行为背后,既有对自身处境的考量,也有对社会规则的理解。接下来,“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则展现了作者在旁人的劝说下,内心感到宽慰,认为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周全的,体现了他在道德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轻微努力可以缓解内心的沉重愧疚,轻微的侮辱比深重的忧虑更能让人释怀的观点。这反映出作者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倾向于寻求相对简单的解决办法,以减轻精神负担。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则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地位的认识,认为处于低位时能够找到安宁,而处在高位反而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是因为责任更大、压力更重。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深入理解。

最后,“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总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勇敢与否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这句话强调了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去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五)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餐。

后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我生千祀后,念此愧在颜。

为农倘可饱,何用出柴关。

形式: 古风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六)

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

我尝使之言,辞语不待工。

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

有叟诮其后,更恨道不同。

鄙哉譊譊者,为隘不为通。

低头拜野老,负耒吾愿从。

形式: 古风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七)

去年秋事荒,贩籴仰邻州。

健者道路间,什伯成朋俦。

今年渐向熟,庶几民不流。

书生自无田,与众同喜忧。

作诗劳邻曲,有唱谁与酬。

亦无采诗者,此职何可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一)

骄云散飞雨,随风为有无。

老农终岁日,望施在须臾。

平生官田粟,长此礼义躯。

置之且勿戚,一饱任妻孥。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