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观泉源

苏门形胜太行来,千里河源一鉴开。

星宿乍疑浮瀚海,蛟龙时见起春雷。

转输东北天津会,襟带西南地轴回。

十载卫城曾驻马,独怜华发始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门山的壮丽景色与河源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灵动。首句“苏门形胜太行来”,开篇即点出苏门山的地理位置与气势,仿佛太行山脉的雄姿在此汇聚。接着,“千里河源一鉴开”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河源的辽阔与清澈,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着天地。

“星宿乍疑浮瀚海,蛟龙时见起春雷”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将星宿比作漂浮在瀚海中的明珠,蛟龙则在春雷中腾跃,既表现了夜晚星空的神秘与白天雷雨的震撼,也暗喻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力量。

“转输东北天津会,襟带西南地轴回”描绘了苏门山在交通与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它既是东北地区物资转运的关键节点,也是连接西南的重要门户,形象地展示了其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

最后,“十载卫城曾驻马,独怜华发始登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时光的珍惜。诗人曾在卫城停留,如今白发苍苍,再次登临此地,心中涌动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眼前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门山及其河源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九山

天遣灵山拥卫源,万山罗列此山尊。

丹梯百转烟霞并,石阙双开虎豹蹲。

春色渐看回大地,冻云犹自护禅门。

太行望处青霄断,好是庾关入梦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啸台同朱邦瑞训导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

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

君看卫水年年在,肯向儒门叹陆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吴明卿大参

曾握麟符海上来,看君元不薄蒿莱。

江山无恙诗篇在,祠像遥传父老开。

绝塞逢人谁问旧,中原下马一衔杯。

莫言凤辖愁罗网,已有灵珠照乘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度庾岭逢谢广文赴漳州博率尔言别

岭上相逢日欲曛,旂亭立马袂难分。

十年别有新华发,三仕官仍旧广文。

苒苒风尘悲异路,翩翩词赋想凌云。

兰湖漳浦须臾隔,愁绝啼猿不可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