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八厓子》。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吾子嗟行役”,诗人以“吾子”称呼对方,流露出深厚的情谊,感叹友人因公务或旅途而奔波劳碌。“他乡感别离”,进一步点明了友人身处异乡,因分离而产生的孤独与哀愁。这两句通过叙述友人的现状,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一辞西掖路,三复北山诗”,描述了友人离开京城(西掖路)的场景,以及在离别之际,友人反复吟诵北山之诗的情景。这里不仅表现了友人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文化背景。
“日下花骢出,天边旅雁悲”,诗人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日落时分,友人骑着骏马(花骢)出发,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发出凄厉的叫声,象征着离别的哀伤与不舍。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亦知复不远,明岁及瓜期”,诗人安慰友人,虽然现在分离,但并不遥远,明年此时(及瓜期,即农历六月,古人认为此时瓜熟可食,象征丰收与团圆),我们又可以相聚。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了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体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