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郡中请贤老住报恩作诗赞之

夜郎佛刹接西土,谁敢招提境中住。

老贤元是住山人,拄杖无心自来去。

山中猿鹤不须惊,明朝听打禾山鼓。

鼓声新响振人天,水禽草木咸歌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贤者在夜郎佛刹附近的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诗中的“夜郎佛刹接西土”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暗示了老贤者的超然脱俗。接着,“谁敢招提境中住”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老贤者独自行走于山林间,不受世俗拘束的赞美。

“老贤元是住山人,拄杖无心自来去”进一步刻画了老贤者自由自在、随性而行的形象,拄杖成为他与自然世界沟通的工具,而非束缚。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山中猿鹤不须惊,明朝听打禾山鼓”则展现了老贤者与山中动物的和谐相处,猿鹤听闻其来,不需惊慌,反而期待着第二天的“打禾山鼓”,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尊重,也暗示了他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最后,“鼓声新响振人天,水禽草木咸歌舞”将画面推向高潮,通过鼓声的传播,不仅震动了人间,也激发了天上和地下的生命活力,水禽草木皆随之起舞,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万物同乐、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老贤者的影响力,也寓意着他所倡导的和谐共生理念,能够跨越界限,触动人心,激发万物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贤者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罗道人

道人渴饮石缝浆,须髯墨黑两颊光。

或云公是伯休那,又疑楚有接舆狂。

倒骑白鹿渡湘水,独识老翁跳玉堂。

他年卖药长安市,乞我仙人不死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蜀僧无观

师出峨眉西极天,万里一衲双行缠。

朝游名山暮沧海,不著脚踏诸方禅。

眼中自有识人物,行尽江南山水窟。

紫云深处有神仙,高马达官无此骨。

溪头惜别强吟哦,顾我无才奈若何。

他日长安逢李白,为乞峨眉山月歌。

形式: 古风

次韵胡邦衡衡阳县瑞竹堂

墙里围脩竹,竹间开草堂。

经春多夜雨,入夏长新篁。

节抱幽人操,风敲明月珰。

孤根元独立,并干两争长。

影落龙蛇动,清移枕簟凉。

门常对衡岳,气足傲羲皇。

日射玲珑色,林疏琐碎光。

双茎非别种,异物出时方。

海峤名虽久,湖海迹愈彰。

行当卧龙起,天为见珍祥。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和胡观光惠诗兼致守倅招延之意

伊昔桥门盛,环观壁水春。

一鸣先折桂,百拙误谋身。

憔悴湘江曲,淹留京洛尘。

思归缘竹鹤,静念愧朝绅。

顾我蓬蒿贱,逢君海岱珍。

赠言多溢美,秀气发清淳。

本出东皋裔,元非水北人。

山灵回俗驾,幕府盛谈宾。

骏骨千金重,沙鸥万里驯。

人生各有趣,忍负接䍦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