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荡林梢,晴光散虚亭。
好鸟鸣间关,慰我幽居情。
景物日以佳,岂不怀友朋。
顾兹咫尺间,如何寡逢迎。
怡情一尊酒,安得君同倾。
况乃衰病馀,坦然息心兵。
种彼溪上竹,碧阴满窗棂。
老去尚勤读,夜坐宜短檠。
承君寄佳章,一览尘思清。
何当来沧洲,共结沙鸥盟。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荅蔡伯玉》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春风荡林梢”展现了春风轻拂林间的生动画面,接着“晴光散虚亭”写出了阳光洒在空旷亭台的明亮景象。诗人被悦耳的鸟鸣“好鸟鸣间关”所安慰,流露出在幽居时对友情的思念。
诗人感叹虽然景物优美,但身边缺少朋友相伴,表达了对友人蔡伯玉的怀念。“怡情一尊酒,安得君同倾”表达了对共享美酒的渴望,而“况乃衰病馀,坦然息心兵”则透露出诗人年迈体弱,希望能放下忧虑,享受宁静的生活。
溪边种竹的意象“种彼溪上竹,碧阴满窗棂”寓意诗人晚年仍保持读书的习惯,夜晚在简陋的灯下阅读,显示出其坚韧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蔡伯玉相聚,共享“沧洲”(水边隐逸之地)的宁静生活,表达出深厚的友情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我怀幽逸人,佳境心所宅。
超然外形骸,听视寡声色。
宴坐哦清诗,秀句出林碧。
凉飙来广庭,微月耿虚夕。
兹时尊酒盈,妙趣良有得。
而我萧散姿,亦抱山水癖。
不为世故牵,寓物随所适。
逍遥味道腴,虚室自生白。
散步斜阳外,独行无与期。
鱼梁秋水落,沙树夕云欹。
人事有闲日,溪流无尽时。
悠然心景会,盘礴得归迟。
到老心常赤,先忧发易苍。
纪纲吾道重,风节古人方。
山驿黄花雨,江村乌桕霜。
孤帆又东去,离恨满沧浪。
细字看三藏,明心阅大千。
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
一峡清风远,双峰白月圆。
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