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斗米三百钱,抱饥闭门人昼眠。
衾裯入市不论直,破灶日中炊湿烟。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因雨水过多导致粮食价格飞涨,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象。通过“江南斗米三百钱”一句,直观地展现了粮食价格的高昂,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景气。接着,“抱饥闭门人昼眠”描绘了人们因饥饿而无法外出谋生,只能在家中度日如年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衾裯入市不论直”一句,描述了连日常生活必需品都变得昂贵,人们连最基本的被褥都无法负担,进一步凸显了贫困的程度。“破灶日中炊湿烟”则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即使使用破损的灶具也无法保证正常烹饪,只能冒着湿烟勉强维持生计,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因自然灾害引发的民生困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批判性。
不详
半生蜡屐负清游,两脚并州复故州。
铁笛叫云疑昨夜,江云隔面已三秋。
江南浙山俱可人,泽北惠泉尝入梦。
昔年濯足望具区,船头百折烦遮送。
高情数与此山期,舟不冲风雨尼之。
天公忌人如忌疾,十年欲去事长违。
昨宵拄杖落林谷,画舫载泉赢百斛。
为倒龙堂明月珠,共试蛇坑小苍玉。
故人谈颊翻九河,舌本咽枯知奈何。
此泉此茗不易得,缓饮缓煎还可过。
人间酒肉谁厌臭,我味此泉渠闭口。
身如瓠壶过汤羌,慎勿与方传不朽。
晓露飞初湿,春苗剪又生。
静怜千叶瘦,幽喜一峰横。
郁郁明人眼,青青异物情。
安期如可待,吾亦扫黄精。
南国炎蒸初罢暑,楚江凄凛又惊秋。
轻霜未破千株菊,高浪间登百尺楼。
陶令去官非为酒,海翁无伴不忘鸥。
莫愁短日催长夜,且赏清尊映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