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敬之

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

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

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

复是暮春时,薰风转吕律。

武夷山甚高,千丈耸崷嵂。

昧者信谁知,见者多自失。

名父难为子,世论莫深诘。

要使学力健,用则定爵秩。

我亦理征帆,相将坐林密。

先乃送君归,斑衣入堂室。

从容奉亲欢,岂但文度膝。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送敬之》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以轻松愉悦的口吻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仿佛那美好的时光就在昨天,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接着,“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复是暮春时,薰风转吕律”四句,进一步描述了时间的推移和再次相遇的不易,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新气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坚守。

“武夷山甚高,千丈耸崷嵂”描绘了武夷山的雄伟壮观,象征着人生的高远追求和不凡境界。“昧者信谁知,见者多自失”则借山的高峻,隐喻了世事的复杂和人心的难以捉摸,强调了理解与认知的重要性。

“名父难为子,世论莫深诘”两句,表达了对家族荣誉和社会评价的思考,指出在名望与亲情之间,个人的选择往往充满挑战,需要深思熟虑。

“要使学力健,用则定爵秩”鼓励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提升自我,最终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成就,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最后,“我亦理征帆,相将坐林密。先乃送君归,斑衣入堂室。从容奉亲欢,岂但文度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送子应丈兼怀元默兄

去年风雪夜,高楼醉题诗。

今年风露秋,把酒看木犀。

怀人在何许,分教大江西。

掩关正愁予,公来殊好奇。

故交非不多,那有此襟期。

徘徊仅三日,归舟又前溪。

凄凄木叶飞,荒山夜猿啼。

公住无庸归,人生休别离。

形式: 古风

送周叔谨

学行世所稀,到眼发孤咏。

闻君欲高卧,当不与物竞。

师从既名德,朋友且多令。

堂堂丽泽公,沉潜率理性。

武夷老仙伯,辩析至于命。

愿言融液之,此意千载盛。

相逢复相别,一进当一庆。

波流易荡委,山立要持正。

剡中山水窟,眼界可便静。

因风时寄音,各各药其病。

形式: 古风

送王安行

西湖非不佳,草木已变衰。

芙蓉花虽红,奈逼清霜时。

昔见决科日,春酣桃杏枝。

今从秣陵来,我乃官于兹。

纷纷许史家,悠悠王谢儿。

吾侪抚书剑,百事胡能知。

芜湖连大江,风烟荡湾埼。

子归但饮酒,可逭寒与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魏兄

霜空爱日起,林叶翻阶鸣。

蔼蔼故人意,依依游子情。

临离一杯酒,远作数宿程。

闻诗佚老堂,寄言寸心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