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道中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水边的香蒲长得又嫩又长,微风吹来,蒲叶摇曳多姿,发出猎猎的响声,卖弄它那轻盈的体态和柔媚的舞姿。蜻蜓飞来,想要在蒲草的叶尖上停留,却不能自由自在地立稳。
农历五月间,走在临平山下的路上,可以欣赏到汀洲间的水面上,盛开着许多鲜艳的荷花。

注释

临平:指临平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
风蒲猎猎:风吹蒲草发出的声响。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蒲草,茎可供编织用。
猎猎,形容风声的象声词。
欲立:想要站立。
这里是蜻蜓想要在蒲草上停留的意思。
藕花:荷花。
汀洲:水中平地或水边平地,这里指汀洲间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临平道中五月时节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风蒲猎猎弄轻柔”,以“猎猎”形容风声,形象地展现了风吹动蒲草时的动态美,同时“弄轻柔”则赋予了这种景象一种活泼与温柔的气息,仿佛蒲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轻盈的姿态。

次句“欲立蜻蜓不自由”,通过蜻蜓这一小生物的视角,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蜻蜓想要站立却难以保持平衡的状态,既表现了蜻蜓的可爱与脆弱,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存在的不易与和谐共存的微妙关系。

第三句“五月临平山下路”,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五月,正是江南水乡荷花盛开的季节;临平山下的道路,则是诗人行进的路径,这样的设定为后续的景物描写提供了舞台。

最后一句“藕花无数满汀洲”,以“无数”强调了荷花的数量之多,而“满汀洲”则描绘出一片荷花覆盖整个河洲的壮观景象。荷花的盛开不仅渲染了夏日的生机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临平道中五月时节的自然美景,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龙井辨才法师

法师安远徒,我见常磬折。

颓纲制像运,基搆甚宏达。

煌煌四十载,说法倾吴越。

人天会方丈,万趾常杂遝。

蔼然如丘山,四座羞蚁垤。

投老倦挥麈,毅然辞且决。

饥鹰得秋风,转盼俄一掣。

结茅南山陲,云萝占幽绝。

昔我海上还,相寻访林樾。

夜阑叩微要,猿鸟寂不聒。

慧风洒幽襟,法雨濯枯蘖。

别来今四载,寒暑惊屡阕。

相望如晨星,杳杳各天末。

何当从杖藜,一笑龙泓月。

形式: 古风

再游鹤林寺

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

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

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

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邵仲恭许相过金山未至

二月归来江上居,江流变渌江鸥去。

时移物改何足论,身世悠悠本非固。

鸠鸣屋角山雨馀,花苞破红满芳树。

晴窗晓日幽兴催,振衣出户凌高台。

潮回浪死风色定,缥缈沙岸烟中开。

故人佳期绝消息,满眼空看暮云碧。

何日扁舟南渡来,一洒高风破吾臆。

形式: 古风

维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其一)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

红泥亭子阑干外,绝目遥看万树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