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都洛阳城外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这两句诗是对唐朝鼎盛时期的追忆,开元、天宝乃李隆基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时代。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这两句表明诗人现实所处的环境与过去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玄戈"指的是军事行动,"相土"则是战争带来的荒芜,而"回翠帽"、"离宫"则透露出诗人的不祥预感和哀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描述了洛阳城外的荒凉景象,"侯门草满"表明的是权贵府邸已被野草所覆盖,"洛浦沙深"则是对曾经繁华如今却变得孤寂的河流的描写。

最后两句"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诗人通过设想中提到神话中的仙女,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借助洛阳城外的秋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盛世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衰败时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洛阳长句二首(其一)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洛阳长句二首(其二)

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

桥边游女佩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

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

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日偶题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岸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彫疏。

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

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

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