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秀才万卷堂

雅尚时相背,幽栖我数过。

儿应看客惯,田孰与书多。

自析唐郴县,谁联汉甲科。

儒门今有此,天意定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时尚与我常常相违背,我多次独自来此隐居。
孩子们可能习惯了看陌生人,农田知识是否比书籍更多。
我曾离开唐郴县,谁能与我一同考取汉代的甲科功名。
如今儒家门第出了这样的人才,天意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注释

雅尚:高尚的风尚。
相背:相对冲突。
幽栖:隐居。
数过:多次经过。
看客:看待陌生人。
田孰:农事知识。
书多:书籍知识丰富。
析:离开。
唐郴县:地名,唐代郴县。
联:一同取得。
汉甲科:汉代的高级科举考试。
儒门:儒家门第。
此:指人才。
天意:天命或命运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题范秀才万卷堂》。诗人以典雅的风格表达了对范秀才的赞赏和对其藏书丰富、学问深厚的敬佩。首句“雅尚时相背”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与高尚学问之间的矛盾,而范秀才的选择却显得与众不同。次句“幽栖我数过”表明诗人自己曾多次造访范秀才的居所,可见他对秀才的敬重。

接下来的两句“儿应看客惯,田孰与书多”,通过比较读书与农事,赞美范秀才专注于学术,而非世俗的事务。诗人提到范秀才曾考中唐郴县的科举,暗示他的学识渊博,并与汉代的优秀人才相提并论。“谁联汉甲科”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术成就。

最后两句“儒门今有此,天意定如何”,诗人感慨于在这个时代能有如范秀才这般才学出众的人,不禁思考这是上天的安排还是个人的努力。整首诗赞扬了范秀才的学术追求和独特人格,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文化的珍视和对天命的敬畏。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衡守刘子澄以诗来和韵奉酬

曳裾朝路不同时,谋食衡湘亦把麾。

一见相忘光可鉴,十年何在惄如饥。

力堪扶世将谁可,语不惊人或自危。

夜雪埋山江欲冻,依然春信在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石时亨

要是同根本,应须识等差。

六经无剩语,百氏自名家。

日落山含斗,潮回浦见沙。

了知来往意,万古一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杜伯高

腊后玄冥意气骄,馀寒造物亦亡聊。

风收夜雨春何浅,云障朝暾雪不消。

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

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炎正维中叶,皇图再造年。

天潢流少海,星纬粲台躔。

臣主尝难并,乾坤岂偶然。

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

黄屋传神器,彤庭领众仙。

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

昔者求侵地,何人赋甫田。

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

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

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

吾道诚难用,诸儒亦自偏。

才名多濩落,经行失枸挛。

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

帝罗兼雁木,平步忽貂蝉。

甚矣知当宁,凄其望济川。

年来群老行,公在万民悬。

定作盐梅梦,行歌杕杜还。

沧溟宗众滥,衡岳倚苍玄。

要使垂身后,无为慰眼前。

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

鲁燕虽堪颂,闽山不足镌。

中原康济事,彝鼎愿联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