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赠莫文辉

蜀中有士雷济民,天机之精如有神。

远追顾陆得深趣,近于马夏尤相亲。

朅来放浪学司马,足迹还令半天下。

山川奇胜纳胸臆,熔会精神任陶冶。

并刀剪取交州纑,笔洒墨沈翻金壶。

峰峦巀嵲树参错,元气惨淡云模糊。

夔塘险没天地户,神斧中分两崖竖。

八阵深藏神鬼愁,三峡奔流雪涛怒。

朝辞白帝暮江陵,一日经行千里程。

篙工长年假水力,舟中人坐无忧惊。

我生不作远游客,每检舆图心颇识。

幸而得此川峡图,十二巫山若亲历。

乃知妙夺造化功,几回坐对心神融。

风雷欻翕妙不测,顷刻缩地来壶公。

莫君与予交莫逆,髫龀以来今五帙。

爱我能如鲍叔贤,惭予不似夷吾德。

君来见画心亦珍,双手卷之持赠君。

世间奇玩岂我独,眼底知心能几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杜琼的《题画赠莫文辉》描绘了一位名叫雷济民的蜀中才子,他如同神灵般具有艺术天赋。他的画艺远承顾恺之和陆探微的深远趣味,近接马远和夏圭的风格,技艺精湛。他放浪形骸,追求司马迁般的广阔视野,足迹遍布大半个天下。他的画作将山川的奇异景色融入胸中,通过笔墨挥洒,展现出峰峦重叠、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仿佛夔塘的险峻、八阵图的神秘以及三峡激流的磅礴。

画面中的白帝城至江陵的壮丽景色,一日之间跨越千里的壮举,让人惊叹。画工借助水力,舟行其中的人们无惧惊险。诗人感慨自己虽未亲身游历,但通过画卷仿佛亲历巫山十二峰,感叹画作的巧夺天工,令人神往。

诗人与莫文辉的友情深厚,如同鲍叔牙对待管仲一般,尽管自谦不如莫文辉的品德,但仍珍视对方的才华。莫文辉看到这幅画后也深感珍贵,将其卷起作为礼物赠予诗人。诗人借此表达,世间奇美的艺术品并非独有,但能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却不多。

整首诗以画为媒介,赞美了艺术家的才情和作品的魅力,同时也揭示了友情的真挚和艺术的共鸣。

收录诗词(10)

杜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称东原先生,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亦工人物。好为诗,其诗于评画尤深。著《东原集》、《耕馀杂录》。洪武二十九生,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成化十年卒,年七十九,谥号“渊孝”

  • 字:用嘉
  • 号:东原耕者
  • 籍贯:鹿冠道
  • 生卒年:1396~1474年

相关古诗词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形式: 古风

萍庵

闲把浮萍号叶舟,百年身世总如浮。

若为有迹成栖泊,可事无根任去留。

杨柳晚风移别浦,桃花春水泛中流。

楚谣惊断江湖梦,随处忘机逐海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苏台别意送沈原复还琴川

相逢未几即思归,忍听朝来歌《式微》。

绿酒数杯游子去,青山百里故人稀。

杏花微雨飘离席,杨柳东风拂钓矶。

明日到家春正暖,祓除时节试春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露叶风梢接水乡,几回相对忆潇湘。

寒云流水斜阳暮,一曲清歌断客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