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惜人扶难拜,非关我醉欲眠。
劳君敬枯木耳,恐汝见湿灰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谦逊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虽需人扶持但仍坚持起身,不是因为酒醉,而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感谢朋友来访并带来礼物——干木耳,但提醒对方,自己可能无法亲自接受,因为担心自己状态不佳,连湿灰都难以应对。这体现了诗人对礼节的重视和对自己境况的自知之明,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不失风度的人生态度。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滟滪年年似马,太行日日摧车。
笑中恐有义甫,泣里难防叔鱼。
蔓花露下凝碧,丛竹秋来老苍。
噪雀群争何事,么禽自啭清篁。
群雀岁寒保聚,两鹑日晏忘归。
草间岂无馀粒,刮地风号雪飞。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