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中长安谣

头白皓然,食不充粮。裹衣蹇裳,当还故乡。

圣王悯念,悉用补郎。舍是布衣,被彼玄黄。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贫寒之士,生活困顿,衣食不足,却仍怀揣着归乡之心。在圣明君主的关怀下,他得到了机会,从平民一跃成为官员,身着官服,生活有了改变。诗中通过对比布衣与玄黄(古代官服的颜色)的差异,展现了社会阶层的转变和对底层民众的体恤之情。

诗中的“头白皓然,食不充粮”描绘了主人公年老体衰,生活贫困的现状;“裹衣蹇裳,当还故乡”则表达了他渴望回归家乡的心愿;“圣王悯念,悉用补郎”则体现了君主的仁慈与公正,给予了主人公新的生活希望;“舍是布衣,被彼玄黄”则通过服饰的变化,象征着社会地位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和社会阶层的变迁,同时也歌颂了君主的仁政与对百姓的关怀。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平中吴中童谣

黄金车,班兰耳。开阊门,出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建安初荆州童谣

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形式: 押[支]韵

汉末洛中童谣

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

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

形式: 古风

汉末江淮间童谣

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粟贵于金。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