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住于山中庵舍时的日常情景与内心感受。首句“昨得山中信”,透露出诗人收到山中的消息或信件,引出了后续对山中生活的描述。接着,“园荒宿雨馀”一句,点明了园地因连日雨水而显得荒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虚堂旋野马,悬釜涸游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庵舍内的景象。虚堂即空旷的厅堂,旋是旋转之意,这里形容炊烟随风飘动;悬釜则是悬挂着锅,暗示庵中正在煮食;涸游鱼则指池塘里的鱼因缺水而干涸,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庵舍生活的真实场景。
“风入翻书乱,云来借宅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庵舍内外的自然与人文交融。风入翻书乱,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书页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云来借宅居,则巧妙地将云比作借居者,赋予云以生命,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所闻快如此,所见复何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满足与期待。所闻快如此,是对听到的声音感到愉悦;所见复何如,则是对见到的景象充满好奇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借住山中庵舍时的日常情景,以及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感知和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喜悦,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