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泉险道

一涧呀然截乱峰,更于何处问途穷。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还下弓。

绝底乍临浑偪仄,危颠才彻似飞冲。

我来行县须经此,正在炎炎三伏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条溪流突然穿过乱石山峰,我又能向哪里去寻找尽头呢?
道路高低起伏,像井口般忽深忽浅,曲折如弓又如落下之弓。
深渊边缘陡峭,仿佛逼仄不安,险峻顶端刚刚穿越,就像飞翔一般冲出。
我此次出行巡查必经此地,正是酷热难耐的三伏天。

注释

涧:山谷中的溪流。
呀然:突然、忽然。
截:穿过。
乱峰:乱石山峰。
问途穷:寻找尽头。
高深:道路的高低起伏。
曲直:曲折。
绝底:深渊底部。
浑偪仄:陡峭、逼仄。
危颠:险峻顶端。
似飞冲:像飞翔一样冲出。
行县:出行巡查。
炎炎三伏:酷热的三伏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行走于此时的心境与情感。"一涧呀然截乱峰"表达了溪流在乱石间激荡的情状,同时也暗示了道路的曲折与险峻。"更于何处问途穷"则显示出诗人对前路迷茫和探寻之难的感慨。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还下弓"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路的起伏变化,犹如穿梭于井字形的道路一样,反映出了行走中的艰辛与复杂。"绝底乍临浑偪仄,危颠才彻似飞冲"则是对险峻之处的极致描写,诗人通过这种修辞手法强调了山路的陡峭和行走时的心悸动。

最后两句"I来行县须经此,正在炎炎三伏中"表明了诗人不畏艰难,必须在酷热难耐的季节里穿越这条险道,这也映射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路的险峻与曲折,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历程,表现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秋子

袅袅复翻翻,封条压树繁。

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

荫日临虚槛,披风拂短垣。

主人无奈尔,常为醉幽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秋日寄吕永寿微中

落日照容谷,寥然官署秋。

开帘临绝巘,凭几对寒流。

古意深中得,诗心静外游。

三年多少景,满箧是冥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贺陈基载重阳日

文酒寻常不厌求,坐中须得贾长头。

幸逢九日称佳节,宜对三嵎赏素秋。

岁月但看随叶落,利名当信与云浮。

凭君且学龙山饮,一醉能令万事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文铸师游襄阳鹿门

师今鹿门去,正此冒炎曦。

野店乞晨馔,乱山吟古诗。

问程行几日,览景立多时。

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