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滑州堤

旧事悲存没,残年厌往还。

孤城晴雪底,双塔暮云间。

马没长津在,龙归老井閒。

隔林青数点,多是浚州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当前境况的厌倦。"旧事悲存没"表达了对过去人事变迁的感伤,而"残年厌往还"则流露出对晚年频繁来去的疲惫。"孤城晴雪底"写出了滑州城在阳光下被积雪覆盖的孤独景象,"双塔暮云间"则增添了静谧而苍茫的气氛。

诗人借马匹不再驰骋于长津的意象,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个人英雄时代的消逝,"龙归老井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与落寞。最后,"隔林青数点,多是浚州山"以远处几点青山作结,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杨奂作为金末元初的文人,其诗歌风格往往融入了时代的沧桑感,这首《至滑州堤》正是如此。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出鸦路宿北石桥

烧火连山暗,春云出谷迟。

避人投野店,系马就疏篱。

旧字颓垣在,新愁客枕知。

清明无几日,细与数归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南石桥

江流平入楚,山势远连秦。

岸柳犹含冻,溪花欲破春。

石衔车辙古,沙印虎蹄新。

晚境长为客,空山不见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承德亨见访

世事元无定,人生只合閒。

君今悲白发,我亦负青山。

废郭官居冷,荒年旅食悭。

最怜情意厚,朝至暮方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答正卿二首(其二)

何人依玉树,有客隐金华。

老觉身为累,时劳梦到家。

且骑山简马,谁识子阳蛙。

日暮秋风起,飞尘满画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