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琼树”为喻,象征高洁之人格,表达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耻与萧艾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不愿与庸俗之辈为伍的决心,彰显其高傲独立的人格魅力。“得近君子前,不辞摧折苦”,则展现了诗人甘愿承受磨难,只为接近君子,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执着精神。
“罢焚垆中香,行拾松上雨”,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焚香祈福的仪式与现在拾取松雨的行为进行对照,暗示诗人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不再依赖外在形式的仪式,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净化心灵。“息心栖一枝,清梦不出户”,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即使身居简陋,也能在内心世界中自由飞翔,追求精神的无限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折桂”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