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

道人颜色好,称是汉时民。

不逐龙虎斗,空随麋鹿春。

浩歌移嵩岳,意气凌衣巾。

轩荣何足语,高节滋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放歌》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首句“道人颜色好,称是汉时民”,开篇即以“道人”这一形象引入,描绘出一位面容和善、气质脱俗的人物,仿佛是从遥远的汉代穿越而来,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接着,“不逐龙虎斗,空随麋鹿春”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道人的生活哲学——他选择远离世俗的争斗与喧嚣,而是与自然界的动物和谐共处,享受着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浩歌移嵩岳,意气凌衣巾”则展现了道人豪迈的歌声,似乎能够撼动巍峨的嵩山,其意气风发、超凡脱俗的气概,连同他的衣巾都显得格外飞扬,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与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夸张,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由、独立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轩荣何足语,高节滋嶙峋”两句,将笔触转向对世俗荣誉的反思。诗人认为,那些表面的荣耀与成就,在真正意义上无法与高尚的节操相提并论。这里的“高节”既指道人的道德品质,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嶙峋”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高尚节操的坚韧与不屈,如同山石般历久弥坚。

整体而言,《放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思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品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在纷扰世间的坚守与超越。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云

白云南山来,天际自捲舒。

寥落今何事,对此心益虚。

浪迹羲皇后,纵意无怀初。

惟应洗心者,绝迹会真予。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好古

好古甘寥落,嗜静无冬春。

诗书侵雪幌,霄汉洒风神。

白发催年老,青阳革岁新。

从今幽卧稳,天地惜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草堂遣兴二首(其一)

寥落生涯一草堂,草衣木食恣安详。

烟花已许瀛洲并,日月偏随野兴长。

渐止黄鹂将数侣,重来紫燕语青阳。

从容久拟陶潜宅,懒懈无心学楚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遣兴二首(其二)

卧病青山空复春,每依杖履惜芳辰。

异世繁华那在眼,故园风景正相亲。

穿花蛱蝶元相并,点水蜻蜓故傍人。

传语风光共流转,百年清赏并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