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这副对联出自清代文人曾衍东之手,描绘了黄鹤楼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上联“楼未起时原有鹤”巧妙地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融入其中,鹤是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仙风道骨、高洁脱俗象征的鸟类,这里的“楼未起时原有鹤”,仿佛在说在黄鹤楼尚未建成之时,已有仙鹤在此栖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
下联“笔从搁后更无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当书写(诗文)的工具——笔停止使用之后,似乎连诗都随之消失。这里暗含了对黄鹤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感慨。整副对联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黄鹤楼作为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地位。
不详
万象晓归仁寿;九龄更锡期颐。
于五岭见佳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吟望久之,记何年为题团扇,摘艳茞林,字字是良师,雅欲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以一身兼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而今已矣,只无那载赋皇华,搜才岷蜀,区区如贱子,枉说昔承清宴,属有绪言。
朝露洒遗笺,问几人东阁重窥,有子才如苏右相;
春明陪末座,忆两载南车亲奉,前贤怅失郑司农。
一身系天下安危,不树党援、不谋封殖,惟有鞠躬尽瘁,竭矢生平,遗疏表孤忠,岂徒江汉讴歌,策勋远媲桓公传;
十载荷名贤知遇,勿忘菅蒯、勿弃葑菲,似兹德溥恩洋,久铭衷曲,骑箕惊噩耗,僻在岘山司榷,堕泪重镌叔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