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操为贾妻作

父母嫁妾时,遗妾双鸳绮。

双鸳既同生,亦复与同死。

当知妾有夫,结言亦如此。

妾夫今在远,妾身今独止。

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

饮恨赴长川,川竭恨乃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节妇操为贾妻作》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以一位坚守贞洁的女性形象为主线,描绘了她面对外界诱惑和内心挣扎的复杂情感。

诗中首先描述了这位女性在父母将她嫁予他人时,被遗留下了一块绣有双鸳鸯图案的锦绮,象征着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接着,通过“双鸳既同生,亦复与同死”这句话,强调了她愿意与心爱之人共生死的决心。然而,现实却让她面临丈夫远在他方,自己孤身一人的情况,这无疑是对她贞洁信仰的巨大考验。

“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一句,表达了她担心自己的贞洁受到外界诱惑的侵蚀,如同害怕双鸳鸯的牙齿被露水侵蚀一般。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焦虑和对贞洁的极度珍视。

最后,“饮恨赴长川,川竭恨乃已”则揭示了她面对无法克服的困境时,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贞洁和尊严。这种极端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贞洁观念的严苛要求以及女性在面对道德压力时的无奈与决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为了维护贞洁而做出的艰难抉择和牺牲,展现了她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立秋日言怀

六龙不可顿,四序忽复移。

气变感人心,怆然已秋时。

池荷挺素质,园葵晔芳蕤。

岂无一日好,不久还当衰。

览物惜年迈,抚景伤志违。

日暮坐空堂,此怀当告谁。

形式: 古风

中秋无酒

彼节忽已易,吾年信难留。

含情及玄夜,逝将秉烛游。

皎皎明月光,照我城南楼。

常时犹足赏,矧乃当素秋。

东邻有美酒,饮之袪百忧。

客来无由得,虚使时运流。

未知明年月,还如此夜不。

既虚行乐志,空叹将谁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赤松山分韵得弟字

旦发东郭门,晚憩北山址。

乍离城市喧,益羡丘壑美。

舍车陟岖嵚,停策玩清泚。

游目苍崖颠,放情白云里。

攀林感落英,涉涧悲逝水。

冀凭栖遁踪,往遇冥寂士。

忽见山阿人,彷佛君平起。

何当乘素烟,相与嚼丹蕊。

牧羊事已乖,鍊石情徒止。

长揖谢荒祠,永愧尔兄弟。

形式: 古风

别宋潜溪

昨宵郡斋宿,今旦赴行舟。

官程不敢违,可使须臾留。

掩泣别故交,强颜逐前俦。

未尝去乡邑,讵能千里游。

金陵古帝乡,雄跨东南州。

至今列甲第,烨烨居公侯。

冠盖若云拥,车马如川流。

厚禄不虚授,高才将见收。

如何独多念,去去怀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